我从未遇见一个相见恨晚之人。

关于

第一次心里咨询

以下是我在第一次心理咨询之后写下的。当时医生跟我提了弗洛伊德关于“超我、自我和本我”的论点。启发很多。


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,有些很熟悉的特质就离我而去了。我只有在写文字的时候,在敲打键盘的时候,会重新找回那个小心翼翼珍视着的内核。过去的几年,被很多东西挑战过,对于外在的过分崇尚,对于异性喜好的揣测和谄媚,来自娱乐世界的诱惑,一个人便慢慢的开始迷失自我。我发现多年之前可以吞吐自如的大道理,其实真的是不知所云。用抽象的总结概括个例的确是终将迈出的一个重要的步子,但是倘若这种尝试出现得太早,则赋予人以虚妄的力量,从而更加难以面对与现实的落差。集中的智慧的论述毕竟不能代替个例。“知道很多道理,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,就在说这样的意思。

比如说,迷失自我这个话题,在我13岁的时候,就无数次在自己的随笔当中提起了。其实这是一个连下定义都非常困难的事,甚至在年长一些的人那里颇有无病呻吟之嫌。当时却论述得洋洋洒洒,字里行间是对庸碌的不屑。无知无畏真是优越感最可靠的来源啊。到底是否存在迷失自我这一说?而现在看来,迷失自我不过是对改变和发展的许多种诠释中的一种罢了。

改变的,不过是一种相对位置罢了。所谓的迷失自我,不过是丢失了曾经的中心感。我们一直都借助别人对我们的看法,帮我们完成定位。当有足够多的人回馈的时候,我们觉得安全,知道自己身在何处,确定自己被人需要。

而当一个人自信或自弃的时候,他的性格、决策甚至面容,是可以截然不同的。

所以我还是想要记录自己的改变,想要回到那个超我的状态。坚持做自我剖析让我觉得安全。

我最难以面对的一种改变,应该就是野心的丢失。不再热泪盈眶,不再咬牙切齿,不再非要怎样不可,一切都可以得过且过。我想要找回上进的感觉,即使意味着去尝试狗血的day100,即使意味着要在攀登的过程中不断被提醒自己堕落了多深。

如果真的天资不如他人,就付出更多的时间。别人在玩,自己继续学习。别人潇洒,自己笨拙地匍匐。如果什么时候不相信自己可以获得成功,那么就有尊严地完成一件事,不损害他人和团队的利益,并且蛰伏着等待下一次机会。如果有那么些时刻连方向都模糊了,就读更多的书。有的时候我在想,如果不能以笨拙的姿势失败,那才是真正的失败。


评论
热度(3)

© 微辞 | Powered by LOFTER